近日,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特聘顾问、太阳成集团tyc7111cc宏观经济研究中心(CMR)学术委员会主任王洛林应邀访问中心,并于先后作客CMR Seminar 2017年第十、十一讲(总第212、213讲),作了关于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专题讲座。讲座均在经济楼A201举行,由中心副主任龚敏教授主持。
11月28日的讲座,王洛林教授首先详细地介绍了货币国际化的内涵及前提条件;其次,回顾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各种因素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最后,深入探讨了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挑战。
所谓国际货币是指可在国际上流通和使用的货币,需要具备可在境内外自由兑换,可用于国际贸易计价、国际结算、国际投融资,以及可作为国际储备等五个方面的职能。随着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往往会出现一种或几种国际货币。王教授指出,一个拥有国际货币的国家一般需具有比较大的经济规模,在国际贸易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拥有发达的金融市场,从而可以为各国的中央银行和各种投资者提供金融工具。除此之外,该国还需在国内保持价格水平的稳定,在国际上保持汇率的基本稳定。
围绕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王教授提出,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在国际经济中地位的不断提高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力量。从国内来说,我国实现了经济规模排名第二、贸易规模和外汇储备排名第一的成绩,并且经济环境稳定;在国际上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和2008年金融危机,使得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受到威胁,国际上对人民币需求的呼声越来越大。在此过程中,人民币国际化也开始了两个“三步走”的进程。王教授分析到,第一个“三步走”是从人民币使用区域来说的,分成周边化、亚洲化、国际化三步。在实践中,人民币从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开始逐步走向周边地区。目前,蒙古国内一半左右流通的货币都是人民币。第二个“三步走”是指使人民币成为国际结算货币、国际投资货币以及国际储备货币三个层面逐步推进。到目前为止人民币国际化进展迅速:2016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正式将人民币作为第五种货币纳入其储备货币。
如何看待货币国际化的影响?王教授指出,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声誉,从而提高中国的国际声誉;人民币国际化也有助于企业和投资者规避汇率风险和降低汇兑成本。但是,货币国际化的进程常常表现为货币升值的过程。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促使企业更新换代产品、加快一国的经济结构调整。最重要的,货币国际化将有助于促进一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
尽管人民币国际化前景向好,但王教授指出,当前仍然存在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比较低的情况。与此同时,人民币国际化也面临着许多挑战。一方面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快慢不仅取决于自己的意愿,也取决于其他国家的企业和居民的接受程度;另一方面,货币国际化也要将第三方交易考虑进来。从现实角度来说人民币在国际结算货币(包括储备货币)当中所占比重少。据有关方面的统计,2017年利用人民币进行(第三方)国际贸易结算的比例估计不到2%,而使用美元结算的比例超过40%。这些都使得人民币国际化面临许多挑战。更重要的是,必须充分防范人民币国际化所导致的资金流出风险以及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冲击等。
最后,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景,王教授表示,应当“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兑换,人民币国际化要顺势而为,水到渠成”。
12月5日的讲座,王洛林教授围绕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热点与难点问题,进行了详细而深刻的剖析。王教授深入浅出,将复杂的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当前中国宏观经济问题以平实易懂的方式表述出来,使得在座师生受益匪浅。
此外,王洛林教授在校期间,还围绕宏观经济研究中心未来的基地建设、中国宏观经济预测的难点等给出自己独特深厚的见解。
(宏观经济研究中心 魏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