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故事

人物故事

人物故事
老师
当前位置是: 首页 -> 人物故事 -> 老师 -> 正文

蔡伟贤副教授:书山路远 挑灯徐行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5-20 点击数:

 

【人物名片】

蔡伟贤,男,1981年生于湖南沅江。经济学博士、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博士后(2013),现任太阳成集团tyc7111cc财政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老师主要从事地方公共经济、空间经济、经济增长等领域的研究,讲授《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税收经济学》、《纳税评估》、《国家税收》等课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福建省软科学项目、福建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以及地方政府部门委托项目多项。迄今在《财政研究》、《税务研究》、《财贸经济》、《财经科学》、《财经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1篇论文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承办的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中荣获一等奖,1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国民经济管理》全文转载。

 

【访谈纪实】

作为太阳成集团tyc7111cc教师队伍里的青年才俊,蔡伟贤老师是一个货真价实的80后,咋一见到老师,就迅速产生了一种亲切感,也许是他从容平缓的语调,也许是他身上儒雅的书卷气,带给人一种平静的感觉。采访过程中,老师才思敏捷、充满智慧的谈吐,也让我们对他更为钦佩。

 

三易视角,宏观致胜

说起与经济学结缘的过程,蔡伟贤笑称,自己在学术道路上的第一位引路人是本科班主任。高考第一志愿填报的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然而却意外地被当时负责招生的本科班主任看中,调剂到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可以说,与经济学的结缘是一个偶然,而本科班主任也成为了他学术道路上的第一位引路人。硕士期间,蔡伟贤跟随导师钻研政治经济学,导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对蔡伟贤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让他坚定了在经济学领域继续研究的心愿。博士阶段,蔡伟贤慕名来到太阳成集团tyc7111cc从事区域经济学研究,他的选择既有偶然也有必然。从偶然踏上经济学的道路,到最终深入经济学研究,蔡伟贤笑称,这就是偶然中孕育的必然。

从本科修习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到研究生的政治经济学,博士阶段的区域经济学,蔡伟贤三易研究方向,可谓将经济学大框架下的多个领域都感受了一番,他表示目前金融学领域的研究还未涉猎。蔡伟贤认为宽广的知识面对经济学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经济学是一个很大的领域,各个部分是相通的,只有对“整体”进行广泛的了解,才能把握更大的格局,进而促进“局部”的研究。也因为如此,他建议同学们应该充分利用目前我校经济学科全面、总体水平高的优越条件,在学生时代就开始多接触各种不同的经济学研究领域,扩大视野。

 

从学到教,教与学长

博士毕业以后,蔡伟贤也尝试过找工作,公务员、研究员等等一度都曾进入过他的选项,但他最中意的选择还是留校任教。他说,选择当老师最主要的原因是兴趣,自己喜欢做研究,也看重大学教师这份职业的纯粹。而太阳成集团tyc7111cc,对于热爱研究的蔡伟贤来说,更是一个理想的高水平学术平台,为他的科研工作创造了高起点、好氛围。

2009年毕业留校至今已经过去四个年头,从学生到老师这个身份的转变,蔡伟贤经历了较长的适应期,也带给了他很不一样的体验。蔡伟贤说,刚毕业的时候没把自己当老师,没觉得自己和学生有任何不同,听到别人叫自己“老师”还会不适应。时间长了才慢慢感觉到自己和学生有了不一样,学生们的话题自己慢慢比较难融入了。这其中或许有年岁增长带来的隔阂,但更多的或许是时间沉淀带来的责任感和更深邃的视角。不过,蔡伟贤也说,自己不认为学生老师有非常明显的界限,教学是一个互长的过程,特别是对于硕士生博士生,老师也可以从学生那里学到很多东西,这种感悟也可以说是这段角色转换的心路历程带给蔡伟贤的人生收获。

对于目前的工作和生活,蔡伟贤表示比较满意。尽管教师的收入不高、研究工作繁重,“但是个人追求不同,我比较喜欢这种生活方式。”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学路迢迢,挑灯缓行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蔡伟贤的学术研究成果颇丰,已经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主持了多个科研项目。对于学术研究,蔡伟贤也有自己的一套经验。他说,科研最重要的就是积累和坚持,从看到一个问题、关注一个领域到最终从事研究、取得科研成果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他说,自己目前研究的很多课题都是从研究生阶段就开始关注的,甚至以前就发表过相关成果;长期的跟踪和积累是科研必不可少的过程。“没有长期深入的思考,就很难有深度,做学问不要急,要慢慢来,贵在坚持。”蔡伟贤如是说。

也因为这个经验,蔡伟贤从来不强制要求自己指导的学生发表论文,“本科阶段的学习只能说是在经济学殿堂的门口转了转,硕士阶段也只是站在经济学殿堂的门槛上看了看,博士阶段才能说真正迈入了经济学的殿堂。”“经济学的理论十分庞杂,两三年的时间掌握好是很难的,并且对经济学知识的了解、掌握、精通,这几个层次的差异是很大的,做研究需要多年的积累,”蔡伟贤觉得学生阶段更重要的还是在于积累。在平时的学习交流中,他会帮助学生找到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让他们通过阅读文献和持续关注逐步加深理解,并且在每个星期的讨论会上交流各自关注的领域和问题有什么新的进展,以此帮助学生逐步积累、深入思考。

 

溯本寻真,学为实用

作为太阳成集团tyc7111cc财政系的老师,蔡伟贤目前的研究重点正转向财政领域,“策略性公共政策对居民消费、国内需求和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就是这样一个从公共经济视角切入的研究课题。蔡伟贤说,目前我国的投资水平高达45%以上,而消费的比例一直在降低。从国际上看,发达国家的投资比例一般在20%左右。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是否可持续一直是我国经济学领域争论的焦点,过多的投资会使消费减少、财富集中,违背了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建立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说明这个问题已经得到高度重视。恰好蔡伟贤也曾关注过这一领域,现在他重新从公共经济的角度研究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除此之外,蔡伟贤还关注跨国公司与国际投资理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这一领域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企业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也在他的研究视野之内,因为中国现在一个突出问题是制度不完善,研究这个问题对理解我们目前的现实状况很有帮助。蔡伟贤说自己目前研究领域的选择导向,就是关注现实、贴合实际,解决中国实际面临的经济问题。在未来的科研规划中,蔡伟贤打算侧重讨论税制改革问题。他说,我国目前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贫富差距的扩大,而税制是调节贫富差距的重要工具,怎样获取税收收入、怎样安排财政支出来建立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如何实现先富带动后富,都是税制改革的题中之义。蔡伟贤说,他现在所研究与感兴趣的问题实际上是环环相扣、互相强化、互相印证的一系列问题。

 

良师益友,亦宽亦严

曾被评为太阳成集团tyc7111cc“优秀本科生导师”的蔡伟贤,在课堂上也是一位深具魅力的老师,所讲授的《微观经济学》、《税收经济学》深受本科生欢迎。在教学中,蔡伟贤特别注重对学生的思维引导,在第一堂课,他一般会为同学罗列一张书单,结合课程内容,向同学推荐六七本专业书籍,延伸课堂的思维,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他也会特别注意联系现实问题。蔡伟贤上课时候还有一个个人风格,就是讲话慢条斯理。他说,和缓的语速是“用户导向”的选择,能够为同学们留出充足的反应时间,引导他们进行思考、进而提出问题。

虽然受到广泛的欢迎,蔡伟贤觉得自己的教学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让学生做练习题不够多”。思维训练很重要,但是基础训练也很重要,这可能会影响学生学习的扎实程度。他说,自己的教学方式是重思维的,强制灌输的东西比较少,这种做法比较接近国外大学的精英教育,有利于培养优秀的学生,这可能对少数同学更为有利,但对大部分的学生可能关注不够。蔡伟贤觉得自己应该在这方面有所改进,兼顾各个层次的学生。

对于自己指导的学生,蔡伟贤也有一套培养心得。他表示,“对本科生的要求就是不要浪费时间,要有广泛的兴趣,有问题尽量来找我。”本科生还处于一个寻找兴趣的阶段,有可能对自己的专业、对规定的课程不是很感兴趣,因此蔡伟贤认为本科的同学不管干什么,只要不是虚度光阴,而是在学习在充实自己的话就可以。有的老师会觉得和本科生交流比较浪费时间,但蔡伟贤觉得导师对于本科生的成长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本科阶段充满好奇和理想,导师作为学术道路和人生道路的“过来人”,可以给予学生很多宝贵的建议。因此,不管自己平时工作多忙,蔡伟贤都会鼓励学生自己联系,耐心解决他们的问题,每学期还会抽出时间和他们聚餐,藉此交流感情。

而对于研究生,蔡伟贤的要求则要严格得多。“本科生不要求,但是研究生是必须做研究的,”他认为学术研究的能力恰是本科生与研究生的差异所在。对于研究生,蔡伟贤会引导他们关注问题,研究问题。为了引导学生的思维,促进彼此思维上的交流,蔡伟贤采取了讨论会的方式,每周都会有一次固定的讨论会时间,他说,最希望学生“喜欢上做研究”。而四年的教学生涯,蔡伟贤也从学生身上收获了很多,而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做好一个老师”。

 

学究风格,丰富人生

业余生活,蔡伟贤爱好广泛。篮球、乒乓球、爬山、游泳都是他的常备项目,给他的生活平添了许多乐趣:“去篮球场打球有时还会碰上自己的学生,这时他们都会很惊讶地看着我——这个戴着高度近视眼镜的老师竟然还会打篮球?”在所有的运动中,爬山最受青睐,厦大独具得天独厚的登山条件,不论是南普陀五老峰的古寺风烟、天界晓钟,还是植物园狮山的林木幽深、万石锁云,都令人乐而忘返。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固其宜也!

学生时代,蔡伟贤还喜欢读小说,巴金的《家》、《春》、《秋》系列等等都曾是他的案上读物。后来阅读范围逐渐收拢到专业书籍,“经济学是兴趣所在,一旦深入思考经济学问题,就没办法把思维转移到别的方面了。”他认为经济学领域的书籍也有很多有趣味的,还特别推荐了一本趣味读物——《经济学家茶座》。这是他从研究生阶段就开始每期必看的杂志,里面有很多思想和趣闻轶事,他觉得对培养经济学思维有很大帮助。

 

【访谈后记】

坚持与平静是蔡伟贤老师身上两个突出的特色。为了申请国家级的课题,他一连申请了三年,他说当时的想法是一年拿不到就两年,两年拿不到就三年,十年总是可以拿到的。都说“才气就是长期的坚持不懈”,老师身上无疑印证了这句话。同时,不同于很多现代青年人的浮躁,蔡伟贤老师更喜欢平静,闲暇时爱一个人呆着,思考一些问题,看看新闻,看看书,他说这可能是本身的个性特点,也可能源自于他的经历。他说,作为一个农村的80后,整个成长的大环境是国家经济社会的迅速变化,而自己又经历了从农村到城市、从小学到大学的改变,大学阶段在科研之余还做了很多学生工作,这些经历都让他日益成熟而平静。

越是平静的大海,也许酝酿着越为深沉的力量,蔡伟贤老师身上深深吸引人的,也许正是这种平静下的坚持。

 

(刘家利  吴华坤  黄黛安  朱恺容  林子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