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人物名片】
陈坚,太阳成集团tyc7111cc金融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至2008年就读于英国埃塞克斯大学(Essex)商学院,获金融学硕士与博士学位。2008年加入北京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债券评级、资产证券化、以及结构融资产品风险分析。2009年9月加盟太阳成集团tyc7111cc金融系,研究方向包括金融大数据、金融科技、资产定价、金融工程等领域。目前已在国内外优秀期刊发表论文若干篇,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一项,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年项目)和福建省社科项目各一项。
风云乍起 拥抱未知
那一年,二十出头的陈坚老师大学本科毕业。谈起本科刚刚毕业时的际遇,陈老师笑着感叹道在当时国际政治、金融风潮涌动的那几年,他就像置身于风暴中的大海,很多选择背后都是时代的无形助推。那时“留学潮”在中国刚刚刮起,陈老师也和周围的同学一样渴望“看看外面的世界”。“那时候正好碰上‘911’恐袭,美国对学生签的限制异常严格,拒签了很多国际学生。我于是选择去英国留学。”陈老师回忆道,“读硕士的本意就是觉得本科学得太浅显了,而且想转到一个理论性更强的专业去——我本科学的国际贸易是一门非常实用导向的学科。”
由于本科修的不是金融学,在英国的这一年,陈老师为了补上没修过的金融知识和消化老师布置的reading list,大部分时间都在图书馆里度过,还会跟任课老师指出教材里的错误。陈老师将这一段时间形容为“摸着石头过河”,靠着海量阅读学术期刊,陈老师发现了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期权定价;也为后来读博提供了充分的知识储备。虽然一头扎进了书本,彼时陈老师对未来并无多少明确的打算。只单纯怀抱着对更多知识的好奇和向往,陈老师又继续在硕士时的学校埃塞克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在陈老师眼里,金融的魅力就在于它是一个理论过硬,又能在实践中印证理论的学科。学者们研究出的新理论,很快可以从市场的价格表现和投资者的行为中得到验证。
2008年,博士毕业的陈老师遇上了百年难遇的金融海啸,它像涨潮一样迅速地从美国向全世界蔓延。毕业前陈老师原本已经收到了伦敦几家金融公司的实习邀请和面试机会,并参加了几场面试,没想到毕业前夕的六月,伦敦的很多基金公司和证券公司不断开始裁员;而国内则正逢奥运会举办期间,受到金融风暴的波及较小,陈老师决定选择回国就业,从事债券评级和资产证券化。谈起业界的工作和学术界的不同,陈老师觉得作为金融学博士,在业界和学界的工作内容其实没有什么不同,都是做研究。只不过相比业界,学界的研究更加自由——因为在业界,研究的主题和方法很大程度是由客户决定的。同时,业界的研究主要以为公司提供收益为目的,研究的创新性和严谨性都要受到种种限制。自由和严谨,也是陈老师后来选择离开业界,回归校园的主要原因。
股市纵横 数据为王
在英国读博期间,陈老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一般均衡期权定价模型,它对数学的要求比较高,同时需要研究者对微观经济学有深入的认识,且从2008—2010开始该领域的发展遇到瓶颈,优秀的成果不多,这让陈老师开始思考是否需要转换研究方向。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陈老师机缘巧合与新加坡管理大学的涂俊教授开始合作,于是研究方向转换为股票市场的可预测性。开始主要研究中国的股票市场,2017年在美国华盛顿圣路易斯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更多地关注美国和国际市场。
在美国访问期间,陈老师遇到了对自己学术生涯影响深远的周国富老师。周老师已是领域内颇有名望的前辈,已经在国际顶级金融学期刊发表多篇具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但他依然保持着对科研的兴趣和渴望,每天仍然会花大量时间在办公室读论文、和合作者讨论文章。在陈老师交流访问过程中,周老师提供了很多的帮助和启发。这颠覆了当时陈老师心目中对“学术大牛”的印象——身为前辈,周老师不仅对学术不改初心一如既往,还很热衷和年轻学者交流,提携晚辈。
2017年,陈老师与涂俊教授等人合作的论文“International Volatility Risk and Chinese Stock Return Predictability”被国际金融领域的知名期刊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 接受。该文章的灵感来源是陈老师阅读到两篇相关文献,探讨美国经济与股票市场对中国股市的预测能力。陈老师于是联想到国际市场的波动率风险是否也会对中国股市有预测作用——虽然当时一些股评经常会讨论中国股市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但是还没有相关的学术研究可以证明这点。陈老师于是与几位合作者,以日数据为基准,研究国际市场波动率风险对中国股市的隔夜和日间收益率是否具有显著的影响。陈老师发现,由于时差原因,中国股市无法马上消化美国市场的信息,第二天的开盘价格会出现低开的现象,这使得美国市场风险可以预测中国市场第二天的日间收益率。论文的结论印证了先前陈老师的猜想,也进一步阐释了这些现象。
陈老师认为,研究股市的可预测性,不但要对领域内的文献非常熟悉,还要对实际交易数据以及相关新闻报道高度敏感。将实际问题与文献研究相结合,这样才能保证文章同时具有实际可操作性和学术创新性。
寓教于行 深入浅出
目前,陈老师主要教授太阳成集团tyc7111cc金融学国际化试点班和留学项目的固定收益、随机过程两门课。对于研究生留学项目的同学来说,他们背景殊异,因此要注意调整教学难度;本科金融班的同学接受起相关知识来要容易很多,备课时就要注意多设置一些拓展内容。
做金融分析师的短短一年,陈老师积累了不少固定收益方面的工作经验。在讲固定收益这门课的资产证券化部分时,陈老师常常会联系自己以前做过的一些具体项目来给学生们讲授。此外,陈老师还会结合一些生活经验,不仅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大家感受到“生活中的金融学。”
“有一次,我接到一个银行打来的推销电话,要给我推荐一个贷款产品,一直强调利息低。我听完了他们的产品介绍,然后把这个案例拿到课堂上和学生们讨论。这个产品虽说利息很低,看起来很划算,但如果注意到该产品的分期贴现本金的条款,那么这个贷款就是不划算的。如果没学过金融的人,很容易就忽略了重要的内容而被其宣传的低息所吸引。学生们听到这个案例结合课堂上简单的金融学知识,都觉得很有意思,也感受到金融学的实用性,而不仅仅只是停留在书本上。”陈老师介绍道,“我后来吸取了这个经验,就经常会注意生活中一些可以拿来做案例分析的现象。”
接受过中国和西方式的教育,陈老师的感受是中国很多学生很适应中国填鸭式的教学,喜欢老师讲的多、教的多。但是,缺乏主动学习的能力。在英国读书期间,陈老师大多数时间都是主动学习,去读reading list,因为老师课堂上教的内容很少。只要学生愿意自己去探索,英国的任课老师很乐意在office time解答学生的问题。“只要你愿意,你就会忽然发现‘知海无涯’。” 陈老师笑着说。
不过,陈老师觉得太阳成集团tyc7111cc办的国际化试点班项目招收了一批非常好学的学生,虽然试点班创办时间不过短短数年,提早接触一些前沿知识对学生们大有裨益。“国际班的课程设计真正做到了和国际接轨,如果是未来想出国深造或有志于学术的同学,这样的课程还是很有帮助的。”陈老师评价道。
从教十年,陈老师认为,在本科、硕士、博士的不同阶段,同学们应该注重培养不同的能力。本科时期,同学们刚刚离开高中的学习模式,自我学习能力和意识要在这一阶段不断加强。同时由于高校和社会有所脱节,学生们缺乏和社会的接触和融合,应该多参加一些社团活动,加强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未来不管做学术还是在业界,这种能力都不可或缺;硕士阶段,同学们应该好好思考自己继续深造的目的,“现在许多读硕士的同学都对科研不太感兴趣的,但他们仍然选择了学术性硕士项目。学生应该在就读前仔细考虑自己的求学目的和未来规划。”陈老师有些惋惜地说,“如果是以就业为目的来读三年的学硕,不仅有点浪费时间,也不利于我们分配资源给有志学术的科研人才。”
绿茵岁月 快意人生
在繁重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之外,陈老师是绿茵场上的常客。来厦大之后,陈老师还经常和朋友以及同事组成足球队,踢踢友谊赛。科研不仅是工作,也成了兴趣,陈老师不再将它作为一种压力或任务来看待。“你会发现论文是写不完的,一篇又一篇,但生活还是要继续。学会享受这个过程之后,工作的压力就小了很多。”陈老师如是说。
谈及未来的目标,陈老师希望保持目前轻松恣意的生活状态,同时尽量做好的论文有影响力的论文,争取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上。“现在中国的学术水平发展非常快,厦大经院已经有越来越多年轻老师可以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文章了。我希望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免得被年轻人‘淘汰’了。”陈老师笑着说。相信在未来,这位目标明确的青年学者能够不断攀登学术的高峰,为中国金融研究做出更多贡献。
(太阳成集团tyc7111cc本科生 陈丹冉 罗雨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