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杨子砚,马里兰大学农业与资源经济学博士,现任太阳成集团tyc7111cc经济学系与邹至庄经济研究中心双聘助理教授,研究方向为制度经济学在农业发展、新媒体经济及中国经济史方面的应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福建省社科规划马工程重点项目主持人,撰写的政策建议曾被福建省委办公厅内部刊物《八闽快讯-专报件》采纳,论文发表于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 Land Use Policy、《管理世界》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
初心缘起
“总有一天,你会和你的阅读山水再相逢。”杨子砚在很小的时候,就在阅读中与农业经济结下了缘分。第一次阅读费孝通的《乡土中国》,还在上初中的她就“通过一本薄薄的册子与久远的乡土社会产生了文化根源上的共鸣。”这让她感受到我们的社会与农耕文明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年少的她不曾想到,这次不经意地阅读是她第一次从文化和制度的视角看待中国农业经济,更不会想到这将成为她日后的研究兴趣。
高中时,一次代表学校参加国际青少年夏令营的机会让杨子砚接触到了“世界银行”这个国际组织。通过阅读介绍世界银行发展项目的小册子,她惊叹于“厕所革命”和“室内灶改造”等项目取得的进展和成效。她被这个国际组织的工作内容深深的吸引了。“这可能是我对‘扶贫’最早的认知。”这一次经历不仅让杨子砚第一次以国际化的视角看待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也决定了她的求学轨迹。
求知求学
虽然一直就读于外国语学校,但对农业经济的兴趣,让杨子砚在保送时坚定地选择了中国农业大学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在不需要准备高考的日子里,杨子砚独自在安徽开展了关于农村金融机构的田野调查,真正地走入了“乡土中国”,这一次调研让她真切的感受到何为“广阔天地”,也让她思考如何“有所作为”。基于这次的田野调查,杨子砚开始尝试在老师的帮助下撰写学术论文,在本科二年级的时候发表了《国外农业金融机构的发展与启示》。
大学课余的大部分时间,杨子砚都投入到英文公共演讲与辩论的训练中。这些训练培养了她的逻辑思维和临场应变能力。她曾获得“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的一等奖和“CCTV杯”全国大学英语演讲比赛北京赛区一等奖。杨子砚谈到:“其实经济学是逻辑的艺术。”演讲与辩论带给她的逻辑训练对她后来的学术研究有极大的帮助。她深感经济学研究中对问题的切入,对论文结构的设计,对审稿人意见的回复,都离不开逻辑的思辨。
出于中学时期对世界银行的向往,杨子砚在大二结束的时候,选择通过2+2联合培养项目转学到离世界银行很近的美国马里兰大学学习农业与资源经济。利用美国大学可以个性化定制课程的制度,她在美国读本科期间修读了经济学博士生基础课,与多名农业经济教授进行一对一文献阅读学习,最终以4.0的GPA获得最高荣誉毕业(summa cum laude),并被评为年度优秀毕业生,成为马里兰大学农业与资源经济系极少有的可以直博本系的本科生。
困惑中坚持
学习和科研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在博士论文选题中,杨子砚提出的几个关于中国农业经济的研究方向都没有得到老师们的青睐。面对这些困难,杨子砚考虑过选择美国农业中的相关问题,但她难以割舍对中国农业的感情。所幸,她在修读《比较制度经济学》这门课的时候,认识到中美农业经济上的制度差异是造成之前与老师们沟通不畅的主要原因。于是,她选择了以经济学系制度经济学方向的老师为主导师的博士论文委员会,顺利完成了《中国农地流转:制度与契约设计交易》的博士论文,其中一个章节已以独立作者发表在国际经济学权威期刊。
杨子砚在博士学习期间,如愿获得了世界银行的实习机会,参与了全球农业发展部的工作。儿时的梦想虽然实现了一半,但杨子砚对世界银行的工作却产生了困惑。她意识到,代表西方普遍思路的世界银行在为发展中国家“开药方”的时候,主要遵循了发达国家自己的制度和历史经验,相对忽略了发展中国家自身的文化制度。这也让她明白了:“我在博士研究中遇到的困难,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思路不被西方认可的部分。”于是,她迫切的想要回到自己的国家,进一步从事对中国农业经济的制度分析。
回到祖国,加入厦大经济学科大家庭,杨子砚感受到了强烈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在支部同志们的帮助下,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她对每次政治学习都充满热情和求知欲,因为每一次学习都为她拨去曾经的困惑,鼓舞着她更加坚定的前行。“有了组织,就有了思想的港湾,终于不再是一个漂泊的人了。”她感叹道。
教学探索
经过三年多的一线教学磨练,从最初生涩紧张地完成教学任务到有意识的进行教学设计,杨子砚已逐渐形成“教学+实践+科研”三位一体教学模式。
在《数理经济学》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杨子砚开发了“经典文献解构练习”。通过遴选经济学顶级期刊论文,她将模型解构,设计成“in-class activity”,辅助复制推导的同时,还原了经典文献的经济学思维过程。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杨子砚想告诉学生们,“顶级期刊的研究离我们并不遥远,无须对经济学学习有畏难情绪”。在《制度经济学》的教学中,为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较为抽象的“制度”,她在教学中引入了文学作品,“情境式”导入制度经济学理论衍生的现实基础;通过文学作品中的时代背景铺陈梳理经济转型和制度演变的脉络。
杨子砚在她教授的两门课程中,都设置了小组学术拓展训练,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全流程体验经济学研究范式的机会。通过对各小组进行分步指导,杨子砚引导学生对中国经济中的现实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并鼓励他们以学术拓展训练为基础,申请暑期社会实践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进一步进行经济观察和科学问题凝练。杨子砚曾被评为校级和院级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教学是双向反馈的化学反应。在开发教学模式的同时,杨子砚也加深了对学科的理解和感悟。更重要的是,杨子砚被学生们严谨的学风和极高的学习能力深深的打动了,这些都让她感受到太阳成集团tyc7111cc对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重视,鞭策她更好的完成教学工作。
未来展望
乡村振兴近一两年的学术热度非常高,但对于杨子砚而言,这是她坐了十多年的“冷板凳”。因为热爱所以坚守,因为坚守所以求索。正值我国“三农”工作重心转移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之际,杨子砚深感荣幸,可以在厦大太阳成集团tyc7111cc从事科研工作:“厦大经济学科提供了一个经济学全领域的科研平台,这对进行中国农业经济研究是非常有利的。”未来,她将继续对中国农业经济进行制度研究与分析,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姚岚清 罗东明)